3月 25日,碧桂园(02007.HK)发布最新年报,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公开了“三年增长”计划,即“未来三年年增10%”。我们来关注一下这份年报的新意所在。
你大概听说过碧桂园在做机器人,现在是什么进度?
已经进入“实战模式”:超过15个楼盘已经在用机器人,施工面积达80万㎡,主要是现浇混凝土施工与装配式建筑施工。
来看一组更震撼的数据——
●46款:在研建筑机器人46款,其中18款已投入商业化应用
●3042项:累计递交专利有效申请3042项,已获授权984项
●4000名:目前共有4000多名国内外优秀研发人才,集中开展重点产品研发、关键技术攻关
●80万㎡:截至2021年 2月,已在超过15个楼盘中开展试点应用,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达80万㎡
●第一个施工楼盘:2020年 9月 25日,公司首批共有9 款43台建筑机器人在顺德的碧桂园·凤桐花园项目举行交接仪式;今年2 月,凤桐花园项目被住建部列为智能建造试点之一,这是目前国内唯一批量引入建筑机器人应用于工程建造过程的项目
碧桂园做建筑机器人的意义何在?我们认为这两个意义尤为关键——
第一,中国有机会弯道超车,两步并作一步走,同时实现“住宅工业化”与“住宅工业数字化”。
当前,中国有一项工业化技术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住宅工业化”,或者叫“装配式建筑技术”。中国房地产开发规模世界第一,但住宅施工仍然处于原始且粗糙的手工作业阶段,表现在切身感受上就是漏水、开裂与空鼓这三大质量通病。
在数字化时代,中国是有机会弯道超车的:不止要实现“住宅工业化”,更要通过AI机器人实现“住宅工业数字化”。目前碧桂园的建筑机器人,迈开了弯道超车的一小步。
日本的“住宅工业化”遥遥领先中国,但在建筑机器人领域,目前碧桂园已经领先日本。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教授认为:“碧桂园集团在短短近三年时间里,针对BIM、装配式建筑和建筑机器人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和人才,开展全面的研发,目前已经交付了大批量的机器人,已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智慧建造和建筑机器人领域的前列。”
第二,中国的传统行业,完全有可能生长出艳冠全球的数字经济之花。
数字经济不仅仅只是几个APP,数字经济的要义是:ABC对生产环节的深度改造。什么叫ABC?A就是AI,人工智能;B就是Big Data,大数据;C就是Cloud,云计算。
ABC对于交易环节的改造,大家已经看到了,大家用手机刷京东、淘宝已经很习以为常了;接下来,它要从交易环节深入到生产环节。阿里巴巴新弄出来的“犀牛工厂”,就是ABC对制造业深度改造的其中一个小小的案例。
碧桂园的机器人是对建筑业进行深度改造的一个大案例。阿里的“犀牛工厂”是自上而下的,即先有ABC,再深入到生产环节;碧桂园的机器人则是自下而上,碧桂园先是拥有全球最大的住宅施工规模,然后发愿在生产环节中长出了AI机器人。
通常认为,房地产是互联网乃至数字经济最难攻陷的堡垒;但碧桂园已经成功做出了一个高难度的示范,碧桂园不是首先选择相对轻巧的居家生活场景来推进数字化,而是选择“住宅工业化”这个基础领域。
任何头部房企,若不真心投入“住宅工业化”,是辜负了作为头部房企的行业责任。
房地产这么原始而传统的行业,都能长出全球领先的AI机器人。别的传统行业为什么不可以?未来,我们的每一个制造业门类都会发生这样的深度改造——ABC对生产环节的深度改造。
正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所提出的:要深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
两家机器人公司
现在,碧桂园有两家机器人公司,做建筑的叫做“博智林机器人”,做餐饮的叫做“千玺机器人”。
现在,千玺机器人可以做哪些餐饮?他们选的是“5+1”业态模式:中餐、快餐、火锅、煲仔饭、粉面及单机设备。煲仔饭机器人、冰淇淋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6 个项目已进入量产阶段,咖啡机器人、汉堡机器人等5 个项目已进入小批量试产阶段。千玺机器人是国内首家参与食品机器人行业标准制定的企业。
截至目前,千玺机器人共有80家机器人餐厅在运营,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九大城市,共投放单机设备583台,遍布十多个省市。
同时,碧桂园打造自有智慧食品加工厂及农产品供应体系。2020年底,位于东莞麻涌的智慧食品加工厂投产,日产量可达180吨,可覆盖珠三角区域1000家门店的需求配送。未来还将在京津冀、长三角、湖南等地建设更为先进的智慧食品加工厂。
这又与碧桂园的现代农业形成联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论述数字经济时也提到,要“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
碧桂园的愿景是“多元化业务与主业形成有效联动”:博智林机器人、千玺机器人、现代农业等多元化业务与地产开发这个主业,彼此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链。
地产开发主业的关键数据
在年报发布会上,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公开了“三年增长”计划,即“未来三年年增10%”。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年报中关于地产开发主业的一些关键数据——
●销售额:2020年,权益销售额约5706.6亿元,同比增长3.3%;权益销售面积67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2021年权益可售货量约9600亿元以上,预计全年去化率不低于65%。
●土地储备:截至2020年底,权益可售资源合计约2.25万亿元,可强力支撑公司未来3.5年以上的发展。
●融资成本:截至2020年 12月,有息负债总额从3696亿元下降至3265亿元,同比下降11.7%;期末平均融资成本仅 5.56%,同比下降78个基点。
●城市布局:截至2020年底,碧桂园已签约或已摘牌的中国内地项目总数为2958个,业务遍布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9个地级市、1350个县市级/区/县/镇。
2020年,碧桂园一二线与三四线销售金额比例为46:54。在已进驻的245个三四线城市中,84%的城市处于库存短缺或合理状态。
●市场占有率:累计有超过450万家庭、1000多万人选择了碧桂园。目前碧桂园的总体市占率约5%,在已进驻的三四线城市中,平均市占率约8%。
●纳税额:全年纳税总额653亿元,是百强房企均值的9 倍,日均纳税1.79亿元。
●世界500强排名:在《财富》杂志发布的2020年世界500强榜单中,碧桂园位列147位,位居全球房地产行业首位。自2017年首次入榜以来,碧桂园排名“四连跳”,共提升32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