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像5G最终一定会取代4G,在电视领域,高清早晚要取代标清,成为有线电视网络频道信号传输的主流。这种说法可不是业内某个专家一拍脑门想当然,而是有政策依据的。前不久,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高清超高清电视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自2022年7月1日起,我国有线电视网络新增传输的电视频道应为高清超高清频道,具备条件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可结合本地实际逐步停止传输有线电视网络中的标清频道信号。
图片来源:网络
标清转型高清超高清,给终端家庭带来的影响
相信屏幕前许多的小伙伴都弄不清楚,标清、高清和超高清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实,这是从图像分辨率的角度来说的,标清的分辨率是720 x 480 P;高清的分辨率是1024x720P或1920x1080i;而超高清的分辨率是3840 x 2160 P以及7680 x 4320 P。而通常图像的分辨率越高,所包含的像素就越多,图像就越清晰,显示出来的质量也就越好。这样一排序,小伙伴们就应该明白了,标清转型高清、超高清,实际上就是图像分辨率提升到更高的级别了。
然而,要想家里的电视屏幕能够达到更为清晰的效果,只有传输端的频道设备升级为高清、超高清还不够,接收终端的设备也必须与传输端的设备指标相符合才可以。这道理就好比打电话,假如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手里的一部电话,那你能打给谁?
此次国家从政策层面推动高清超高清的普及,意味着标清频道将成为历史,与之相匹配的,有线电视用户家里的机顶盒也将陆续更换。对此,《意见》还给出了转型的时间节点,2023年1月1日起,有线电视网络新增机顶盒为超高清智能机顶盒;到2025年底,全国地级及以上电视台和有条件的县级电视台全面完成从标清到高清转化。
频道转型了,接收信号的机顶盒更换了,想拥有更高质量的屏幕画质,可谓是万事俱备,只差电视这个东风了。
标清转型高清超高清,电视行业能否快速逆势回归
标清转高清超高清政策的出台,对低迷的电视行业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利好。那些家里电视仍然停留在标清接收范围的小伙伴们,真的该换新了。但如果就此简单地认为,电视行业将借着这股政策东风逆势迅速回归到旺销局面,则有点过于乐观了。
一、整体行业颓势已久,短期内回暖力度明显不足
我国电视行业早在2019年就已经进入了存量时代,近两年受大环境影响,销量大幅锐减。根据奥维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视行业零售量3835万台,同比下降13.8%,创十二年来新低。2022年一季度,中国电视全渠道零售量规模为883.1万台,同比下降10.8%;零售额规模为277亿元,同比下降11.0%。这样的数据显示,电视行业整体略有回暖,但明显力道不足。
二、低端市场近趋饱和,高端产品受价格制约难以普及
目前,电视行业低端市场已趋近饱和,来自终端的消费需求正从“有”转变为“精”,简言之,就是要求更新换代。迎合这种需求,技术上,电视产品一直在寻求突破。大屏幕、大尺寸,AI智能、loT互联,亮度更高、色彩更纯正,色域更广,功能越来越强大,高端应用场景越来越多,用户体验也越来越好。但与此同时,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像OLED、Mini LED、量子点以及激光电视等产品,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售价都比较高,普通消费者难以企及。
这样细一分析,就有些明确了。利好政策之下,2022年的电视行业还是充满了机会的。但若要迅速回到2015-2016年那样近5000万台年度规模的销量巅峰,确实不现实。市场复杂多变,主流消费心理沉浮起落,当务之急,还需要品牌方沉得住气、守得住静,专注领域,深耕细作,以创新和服务促进市场成熟,推动行业前行。
文/杜海燕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